2021-01-01 16:42 | 阅读: 877
来源: 蝴蝶泉
( 马泽斌、肖一萍 )
苍山云弄峰下,有一潭清澈的泉水,一棵弯弯的合欢古树,覆盖着水面。每年农历四月中旬,泉边飞来成千上万的各色彩蝶,一群群上下飞舞,一串串在树上栖息,五颜六色,十分好看。因为有这奇异的景象,人们把这潭水称为“蝴蝶泉”。
传说在很久以前,蝴蝶泉原叫“无底潭”。离潭不远有个小村庄叫羊角村,村中一户人家有父女两个,姑娘名叫阿花,父女俩勤耕勤织,相依为命。
阿花长到十八岁,生得就像一朵初开的红山茶。她心灵手巧,最会挑花绣朵,十分能干。同村有个小伙子叫阿龙,从小失去父母,打猎为生。他上山追得上奔跑的马鹿,开弓射得下高飞的山鹰。阿龙与阿花从小要好,成人后心心相印,阿花爹也有意成全她俩。
苍山白云峰上有座保和寺,每年三月三有个“朝山会”,四面八方的青年男女都来这里唱山歌、对调子。同心合意的情侣也常常在这一天订下终身,互赠信物。这年三月三,阿花和阿龙相约去赶会,阿龙把阿妈遗留下来珍藏多年的一对银镯戴在阿花手上,阿花满面含羞地递给阿龙一幅手巾,阿龙打开一看,眼睛都看迷了;原来在一幅素白的手巾上绣了一百只蝴蝶,有的双双飞舞,有的对对栖息,有的互相追逐,有的勾须嬉戏;有长飘带的凤尾蝶,有娇小的粉蝶,有淡黄的菜蝶,有多色的花蝶·····啊,原来是一幅“百蝶巾”!阿龙万分高兴。来赶会农的人们见了,无不惊叹,齐声夸奖阿花心灵手巧,绣的蝴蝶像真的一样。小伙子们见阿龙有这样一个伴侣,无比羡慕。从此,百蝶巾和阿花的名声传遍了苍山洱海。
这一年,偏遇着白王给王子择配,各地官员忙着准备贡品。大厘赕军民总管罗奎正愁没有进贡的珍品,听说自己管辖下的羊角村的阿花姑娘绣了一幅世上无双的百蝶巾,真是喜出望外,决意把它抢到手。
罗奎带着兵丁来到阿花家,逼阿花父女交出百蝶巾。阿花爹说,百蝶巾是阿花姑娘定亲的信物,已送给人了。罗奎恼恨万分,下令带走阿花,想叫她再绣一幅。阿花爹拼命护住阿花,却被如狼似虎的兵丁拖到一边,活活打死。阿花哭着对乡亲们说:“等阿龙回来,请告诉他,到罗府来救我。”
阿龙进山打猎,一去五天,今天满载而归。他一路盘算着把猎物换成钱后,给大爹买件长衫,再给阿花做上身衣服,买两只耳环,欢欢喜喜把婚事办了。万万想不到回到村里,阿花家遭了横祸,他悲愤万分,埋葬了老人,掏出百蝶巾眼泪哗哗地痛哭了一场,带上猎刀和弓箭,直奔罗府去营救阿花。
再说阿花被抓去后,罗奎见她是个如花似玉的美貌女子,起了歹心,想逼她做妾。只是为了等着要百蝶巾,才把阿花关在后花园楼上,逼她另绣一幅。他嘴上说:绣好百蝶巾就放她回去;心里却想:绣完百蝶巾就逼她成亲。阿花看出他们不怀好意,故意慢慢地绣,盼着阿龙来救她。
阿龙从罗府仆人的口中先探明关着阿花的地方,等到夜深人静,潜人罗府救出了阿花。两人连夜逃回羊角村,打算收拾一下,就逃往别处安家。谁知他们前脚逃出,后脚就被罗府守更的家丁发现了,罗奎带领兵丁紧紧追来。阿龙阿花刚回到家,罗奎就追到了羊角村。阿龙怒火冲天,一会儿张弓搭箭,一会儿挥舞猎刀,和罗家兵丁拼杀。怎奈罗奎兵多势大,阿龙孤身难支,只得护着阿花且战且走,退到无底潭边就被围住了。这时,阿龙的箭射完了,刀也砍断了,眼看突围不出去了。阿龙想,罗奎一心想要百蝶巾,但这是他俩爱情的象征,决不能落人强盗手中,便掏出百蝶巾,和阿花手牵手,双双跃入无底潭中。罗奎忙令兵丁打捞,可是哪里还有阿龙阿花的影子!只听一声霹雳,霎时风雨大作,天昏地暗,罗奎和家丁只好退走。等到风住雨息,彩霞满天,从潭心飞出一对大彩蝶,跟着又飞出成千上万只蝴蝶,围着大蝴蝶翩翩飞舞。乡亲们看到这奇异的景象,都说阿龙阿花和百蝶巾变成了蝴蝶。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无底潭改称“蝴蝶泉”。因为那天恰是农历四月十五日,就把它定名为“蝴蝶会”。年年蝴蝶会,青年男女都来泉边唱歌、跳舞,纪念阿龙和阿花。
搜集整理:马泽斌 肖一萍
选自大理市文化局编:《白族民间故事》,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版
本文选自赵勤著《蝴蝶泉志稿》,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年9月版
已授权本站转载,未经作者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