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09:08 | 阅读: 858
来源: 大理州文体局 作者: 杨曦泠
“彝家户户有火塘,彝山处处是歌场”,在寨子的山坡林隙和溪畔湖边,总能看到彝家人欢快的舞姿,听见他们悠扬的调子,这就是目前广泛流传于我州巍山、南涧、祥云、漾濞、云龙等地的彝族打歌,其中以巍山彝族打歌最具代表性,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打歌古称“踏歌”,是彝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一项传统歌舞乐表现形式,其历史源远流长,在《唐书》、《南诏野史》、《云南志略》、《蛮书》、《滇南杂志》等汉文史籍中均有相关记载。据专家考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载云南彝族歌舞的壁画是现存于巍山县巍宝山文昌宫文龙亭的《松下踏歌图》。相传打歌起源于部落时期的狩猎文化,彝族先民在获猎后聚集狂欢,通过模拟动物的种种形态,形成规律的节奏和舞姿,达到娱人娱神的目的。
如今在婚丧嫁娶、年节庙会、竖柱上梁、老人成福百日等重要场合,彝族人民都会打歌。打歌时大多在广场中心燃起篝火,以篝火为圆心,人群围成一圈或数圈踏地为节。圈内有一人吹芦笙、称为“歌头”,一人吹笛子,一至二人舞刀或棍(或刀棍并舞),有的地区还用三弦和月琴作为辅助乐器。受地域环境、民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彝族打歌形态多样,四山八寨风格各异,南坡北岭各有千秋,因此在舞步、节奏、唱腔套路上也形成了地区特色,例如:巍山县东山一带打歌多为男一对,女一对,由数十对彝胞交叉组成,吹笙舞刀者居中,逆时针舞动队列,众舞者同性并肩逆时针方向舞动。模拟洗麻踏衣、舂米砍柴、小鸡啄米、蓑衣滴水等日常劳作场景,边唱边跳,逐渐形成圆圈,根据场合的不同选唱喜调或丧曲;西山一带彝族打歌多为男半圈女半圈重复组成,常有独唱、对唱、领唱、众合的多声部形式,舞蹈三步一掂、三翻三转,模拟斑鸠饮水、苍蝇搓脚、金凤亮翅等形态,尽情展现优美的舞姿和响亮的歌喉。
“打歌”凝聚了彝族优秀的传统艺术精华,承载着彝族人民古老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传统记忆,它是集信仰、民俗、族规、礼节为一体的社会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彝族人民的艺术才华与创造才能。为了保护传承好这一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巍山县不断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对“彝族打歌”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田野调查,健全了代表性传承人数据库。同时组织文化工作者编写《民族歌舞进校园》教材,让彝族打歌走进校园,薪火相传。县人民政府先后公布了三批七个彝族打歌传承示范点,使巍宝山、马鞍山、东山、西山、五印等文化原生地的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学到纯正打歌艺术。县文化部门还先后举办了三届彝族打歌比赛,为各地打歌队伍提供集中展示和交流的舞台,其组织编排的彝族打歌节目《阿克里》荣获第十五届“群星奖”。南涧、漾濞、云龙、祥云等地也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打歌展演、传习活动,使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得到保护传承。(杨曦泠)